一年要求下属企业开800多次会,“大水漫灌式”开会该改改了

韩浩月赵

开这么多会,还有时间干实事吗?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2022年国家管网集团总部(含部门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2023年某下属公司参加集团及各部门各单位会议28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会议。

↑资料图。图据ICphoto

一年800会,一天开2、3次,的确让人无语。如此热衷开会,每天在会议室里高谈阔论,不免让人担心:开这么多会,还有时间干实事吗?

作为一种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方式,开会本身并无问题。只是如果过于依赖开会,甚至把开会作为推动工作的仅有手段和评判标准,那就过头了。规划部署要开会,贯彻落实要开会,传达精神要开会,检查任务要开会,经验交流要开会,通报情况要开会……不难想象,即便是落实减负、精减会议,可能也得先开一个“如何减少会议”的会。如此开会,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

开会过于频密,必然会占用基层大量时间。台上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台下木讷呆板、昏昏欲睡。如果缺乏互动,会让很多人觉得与己无关,如果会议过多过滥,也让人疲于应付。

如果依赖开会推动工作,还可能助长懒政怠政之风。不是身子往下走,搞调查研究,而是眼睛往上瞟,喊口号表态;不是扎扎实实做实事,而是“认认真真”务虚功;不是从实践中来,而是以会议落实会议。当口号喊得山响,做起事来却千难万难,那根源仍在于敷衍塞责的形式主义。

类似病症还容易自我固化,即越是会议多,就越是有更多会议;越是禁而不止,就越是原地转圈,容易死灰复燃。以通报中的企业为例,国家管网集团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会议缺乏统筹,导致开会多陪会多,干部职工反映比较强烈。2023年9月有关方面曾指出其“开会多陪会多”问题,但此后6个月内会议数量不降反升。

其实,一些事情未必一定要开会,即便开会也可以更精准、更有效,那种“大水漫灌式”的开会早该改改了

比如明确规划出会议的频次、规模、程序,贯彻以问题为导向的理念,不开无准备、无定论的会,科学设置议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这样不仅有了计划性,基层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在信息时代,还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比如多开电视电话会、直播会议等,降低开会成本。

当然,对于部分沉迷于频繁开会的单位、部门,也不妨用法纪“敲打敲打”。近日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系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该规定以为基层减负为落脚点,回应基层干部群众关切与期盼,让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

说到底,改进会风,为基层减负,就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开有必要开的会。这不仅关乎干事创业的氛围,也关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龙之朱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 推 荐 阅 读 -

【 精 选 评 论】

县长携女儿拍宣传片,受到质疑会后悔吗

教育局长亲自开飞机祝贺高考顺利?经得起审视就好

受贿超11亿的“金融虎”,为何立功仍一审被判死刑‍?

取不取消教职工食堂,师生都应“同菜同质同价”

【 热 门 话 题】

热点关注依法行政国际纵横反腐观察以案释法政事热点丨网事论见文化观养儿育女小黄看剧青年议见

【 特 别 策 划】

新年献词丨破壁2023丨青年与世界丨变局2022丨“我看冬奥”丨“与幸福有关的十年”丨俄乌冲突 丨与智能机器抢饭碗丨关注二十大丨年有“余”味丨45℃沸谈丨突围2021丨疫情时代的求索丨病毒重构的世界“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关注阿富汗“变天”解局“少年自杀”观潮:我和我的5年红星“两会三人评”

【 评 论大 赛】

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三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二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一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 作 者专 辑 】

守一丨易之丨伍里川丨王石川丨佘宗明丨韩浩月赵志疆丨赵清源刘远举杨三喜舒圣祥龙之朱朱昌俊白晶晶李一凡熊志

……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吴尚怿 UN975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